圣严法师开讲:八识规矩颂讲记--第六识颂释义(下)
引满能招业力牵
这句颂文是说,第六意识造了引业及满业,便能以此业力,而将自己的八识牵往三界五趣,随业受报。
从造业受报的结果而言,业力分为两类:
1、引业:能招引五趣之总报。例如所造的杀业重者,多分能引地狱报;盗业重者,多分能引饿鬼报;淫业重者,多分能引畜生报;十善业能引人天报;世间定业能引色界及无色界报。众生造同类业受同趣报及同类报,称为「共业」所引。
2、满业:能招引五趣的别报。例如同生人中,各人的根身俱有缺,有健康有多病,命根也各有夭寿的差异,资产财物亦有贫富不等,社会地位亦有贵贱之殊。同生天中,随着各人所造的「别业」不同,以致福报亦有优有劣;同生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中,受苦的程度,亦有轻有重,受苦的期间亦有长有短。
一切众生既是造引业受总报,造满业受别报,可知引业为生,满业为辅,引业的力量强于满业。
颂文的「能招」是招引接受总别二报,「业力牵」是说众生之所以生死相续、流转五趣,都是由于第六意识所造引满二业力所牵引。
另外以造业的轻重程度而言,又有「定业」及「不定业」之别。
1、定业:造作重大恶业,是必定会受特定的苦报之因;造作重大的善业,是必定会感受欲乐福报之因。受报的时机又分为三种:(1)造因的当世所感果报,称为华报,其业名为顺现受业;(2)隔世转生特定的某趣,称为果报,其业名为顺生受业;(3)报尽再次转生,仍受余果,称为余报,其业名为顺后受业。其中招引果报的定业是引业,招引华报及余报的定业,则为满业。
2、不定业:不论恶业、善业均有不定之业,由于业力微弱,故不必感受果报,应属于满业。其业名为顺不定受业。
业的分类法,除了依据感果的分类,名为引满二业、定不定二业、共别二业。若依成立分类,意业为故思业,身语二业为不思故业;若依价值分类,则有善、恶、无记三业;若依性质分类,则有福业、非福业、不动业。
发起初心欢喜地
上面两颂是说明第六意识在三界之中轮转五趣时所扮演的角色,这一颂则是说明第六意识进入通达(见道)位之后所担负的任务。
此句颂文是说,第六意识于入第一欢喜地时,初得转依,故云「发起初心」。但其所转的妙观察智,尚未圆满。依据唯识学派所讲的果位,共分五个层次,即是资粮、加行、通达、修习、究竟。第一欢喜地,亦即极喜地,这是四加行第四的世第一位之次一剎那,即入十地中的初地入心位。十地菩萨的每一地,均有入、住、出的三个位置,入位的时间极短,初地的入心位,名为初心,是初入圣位的菩萨所证,即是通达位。
欢喜地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,位置极其重要,这是超凡入圣的关键,由凡夫到成佛,所须的时间通常称为「三祇百劫」,那是说在外凡位的非佛教徒,无法计算其所须时间,信心未坚固的佛教徒,忽进忽退,忽信忽不信,也无从预计其时间,到十信满位,才开始进入内凡位,亦有圣典说至十信位满需要十劫。
然据唯识学派之说,二乘声闻必经(极速)三生、(极迟)六十劫,由外凡、内凡而入无余涅槃,缘觉必经(极速)四生、(极迟)百劫而入无余涅槃。从菩萨的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位满,包括资粮及加行二位,是第一阿僧祇劫满,名为菩萨的方便道。由最初的极喜地开始,进入通达位,名为见道位,也就是亲证真如法身,故已入圣道位的初阶。从初地的住心位起,直至第十法云地,都是修道位,唯识名为修习位。由初地极喜地至七地远行地,所经时间是第二阿僧祇劫;由第八不动地至第十法云地满,是第三阿僧祇劫。
说起修行的性质,《俱舍论》有三种顺分:
1、顺福分:外凡位中的外道凡夫,对佛法尚未生起决定信者,也有一分众生已闻佛法而修行尚未坚固者,为求感得世间有漏爱乐福报,故修五戒十善等法。
2、顺解脱分:修佛法已深植信心,则声闻外凡位修顺解脱分,若于听闻生死有过、诸法无我、涅槃有德之理,悲戚堕泪,当知其人已植顺解脱分之善根。
3、顺抉择分:声闻内凡位修顺抉择分,见四谛理的无漏胜慧,此为四善根(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)之功德,能顺益其见道之一分胜慧,乃为抉择智,故名顺抉择分。
至大乘唯识学派,同样亦说三种顺分:
1、初信之前的凡夫外道,重于修顺福分。
2、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位的菩萨,修顺解脱分。
3、第十回向位的四善根亦即四加行(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)位,修顺抉择分。到了通达位的初地住心位以上,即是修习圣道的修习位;佛果位是无学道的究竟位。现将十地修道位的所修法及所断障,简列如下:
极喜地:修布施,断异生性障。
离垢地:修持戒,断邪行障。
发光地:修忍辱,断暗钝障。
焰慧地:修精进,断微细烦恼现行障。
极难胜地:修静虑,断于下乘般涅槃障。
现前地:修般若,断粗相现行障。
远行地:修方便善巧,断细相现行障。
不动地:修愿,断无相中作加行障。
善慧地:修力,断利他中不欲行障。
法云地:修智,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。
大乘佛法一般均以修习六波罗蜜为重点,以上十地所修的前六项,即是六波罗蜜,又加四项,共称十波罗蜜,地地均有一项波罗蜜的殊胜法门。
第六意识初得转依,即在进入第一欢喜地,亦名极喜地。此所谓转,亦名二转依,即是第八阿赖耶识之中,既藏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,也藏无漏之实性,所以在修行过程中,第八识的二障种子乃为所转舍之法,第八识藏着的菩提与涅槃乃为所转得之法,第八识是被转舍及转得所依,故名为二转依。
若从转依所得的果位而言,又可分为六种:
1、损力益能转:三贤的资粮位及四善根的加行位。此位未断二障种子,未证真如,原非转依,但依胜解及惭愧二力,能损本识中染种之势力,利益本识内净种之功德,故得转依之名。
2、通达转:通达位的转依。由此位已去,为断恶证理,则系真实之转依,但为分证。第六意识初得转依,即在此位。
3、修习转:修道位之转依。
4、圆满转:妙觉位之转依。
5、下劣转:二乘人所得的生空涅槃。
6、广大转:大乘菩萨所得的生法二空之菩提涅槃。
地前的加行位,虽亦能正观察诸法,然系有漏,不离于相,未得实证真实之义,故不名为妙观察智。到了入初地时,无漏的根本智及后得智生起,真相见道,方为妙观察智。此智必与无漏的第六意识及遍行心所等相应而起,故其总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。
俱生犹自现缠眠
这句颂文是说,到初地极喜地时,第六意识的俱生烦恼障及俱生所知障,尚会自动现前。此俱生二障的种子,眠伏于第八藏识,能缠缚有情众生,故谓「俱生犹自现缠眠」。
唯识学派对于惑障的烦恼,称为二障,一名烦恼障,二名所知障。能障涅槃者,为烦恼障,能障菩提者,名所知障。
烦恼障:是以遍计所执性的实我萨迦耶(身)见为上首,一百二十八个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,扰恼众生身心。所谓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是指:六个根本烦恼,加上将邪见分为五个,共为十个;各与苦集灭道的四谛配合,成为四十个;乘以三界,成为一百二十个;上界的四禅四空处无瞋,灭去八个,剩下一百十二个,是为见所断惑;加上修所断惑十六个,共为一百二十八个。修所断惑十六个,是指欲界六个,即无明、爱、恚、慢、身见、边见,上二界各五个,即是欲界六个之中除去恚。
所知障:是以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为上首,见、疑、无明、爱、恚、慢等,覆障所知境。
烦恼障及所知障,又各有分别起及俱生起两类。分别起的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,见道位的初地入心即断;俱生起的烦恼所知二障种子,微细难断,要待于十地中修胜空观,方得断灭。此第六意识,虽于见道的通达位,初得转依,然当出观位时,有漏识复生起,未能无间断地一味相续,以致俱生二障犹然现起缠眠的作用。
烦恼障是由我执生,即是贪、瞋、痴等烦恼。所知障亦名智障,是由贪、瞋、痴等诸惑,障碍所知之境,而使不现,乃由法执而生。
一切诸惑,不出分别起及俱生起。若由邪师、邪教、邪思惟之三缘而起的诸惑,称为分别起。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,与身俱生,自然而起之诸惑,称为俱生起。因此,分别起的诸惑易断,至见道位前即可断灭;俱生起的诸惑难断,须至修道位中分分断灭。第六意识至初地入心位,分别二障已断,尚余俱生二障种子,故谓「俱生犹自现缠眠」。
远行地后纯无漏
此句颂文是说,第六意识要到十地中第七远行地以后,才能转为纯净的无漏智,名为妙观察智。
为什么将第七地名为「远行」?是远离三界之意,因在前七地中,尚寄三乘行位,所以《法华经》中有云,三乘同出三界火宅,游过三百由旬,至八、九、十地,乃至佛地宝城。在三乘之中,出过世间二乘,唯一佛乘,名为远行。到此地时,已能长时无间,住无相住,有功用,非任运起,故以第七地名为无相有功用住。
到了第八不动地,无分别智,任运相续相用,不被烦恼所动,故名不动地,又名无相无功用住,纯无漏道,任运而起,三界烦恼永不现行。
观察圆明照大千
这句颂文是说,第六意识到了第八地时,已经转为纯净无漏的妙观察智,圆满成就,光洁、圆满、明朗,能够彻照三千大千世界,广度无量众生。
「大千」世界,是一佛所化的世界范围。第八地以上的菩萨,即可显现佛身而为众生说法,所以转第六意识而为妙观察智之后,即可显如来身相,普化一个大千世界。
大千世界的范围有多大?一千个日月系统的世界范围,是一个小千世界;一千个小千世界,成为一个中千世界;一千个中千世界,成为一个大千世界。因为有三次的千倍,故称一个大千世界为「三千大千世界」。若有另外一尊化佛,则是另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。
在我们这一个小世界里所见到的,只有一尊佛,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出世,我们见到的就只有祂这一尊佛。释迦牟尼佛的确是在一个日月系统的小世界上度众生,可是释迦牟尼佛有千百亿化身,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之中,共有九十亿个小世界,释迦佛可以同时化身千个、百个,乃至百亿个,到处去度众生。因为能到第八地菩萨以上,就有四无碍智,大神通力,所以说是「观察圆明照大千」。
圣严法师开讲:八识规矩颂讲记--第六识颂释义(下)
上一篇文章 :
初学念佛不可散念,必须计数
下一篇文章 :
巴利藏经—小部—经集:八颂经品:大集积经